《地下鐵事件》村上春樹 ;賴明珠 譯
《地下鐵事件》村上春樹 ;賴明珠 譯
#貳叄推薦
《地下鐵事件》是村上春樹採訪「東京沙林毒氣事件」共62位受害者的報導文學作品。事源1995年3月20日,日本東京地鐵發生恐怖襲擊,奧姆真理教的教徒在早晨人來人往的上班時段帶著沙林毒氣膠袋登車,並以雨傘刺破,事件釀成13人死亡,逾6,000人受傷。
發生人為的災難時,媒體更關注加害者的犯案原因、心理狀態,忽視了受害人。村上花了一年時間去約見受害者,傾談訪問。先不談論這種極大的工作量,他的態度讓某種二元(受害者與加害者)的對立打破,給予我們去閱讀受難的人們真實感受。這裡有不少受訪者不願透露真實姓名,害怕被大眾視為異類,更因為事件造成的後遺症被職場歧視。可以想像到受訪者避談的反應,正正顯示到他們所面對的社會壓力。
每一篇的訪問,村上都會以他們的背景作開始,為什麼會登車、日常工作、興趣,願景等等。並不只是報道著地下鐵發生的恐怖襲擊,而是以人作為開始。村上說:「照理說那天早晨,搭地下鐵的每一位乘客,應該都各有臉、有生活、有人生、有家人、有歡喜、有煩惱、有矛盾和左右為難,也應該有結合這些形式的故事才對。不可能沒有。換句話說因為那也就是你,而且也就是我。所以,我首先就比什麼都更想知道他╱她的人格。」這種書寫的方式,就是一個真人和我們對話,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而每個人都在不同的時間點、位置拼湊這次的恐怖襲擊,就如一塊塊碎片。雖然有重合交錯的地方,但這種證言、記憶和情緒的參雜,的確是最真實的。每個人看事情都有其角度,不是一言兩語就能將大事件「解決」,下定義,蕪雜就是本來的真實。
而每個人在災難後都要面對的事情不一,感受和反應也不盡相同。有人想死,有人堅持,也有人淡然處之。災難事件對生命造成的衝擊和影響,令人思考大事過後人類思維模式的微妙變化。打破了日復一日自以為的秩序後,甚麼才叫真實呢?
最後有點題外話,儘管書很厚,我出奇地看得很有耐性。相比村上創作的小說,《地下鐵事件》有讓我驚喜,驚喜的是他的訪問如此好看。要知道寫普通人的故事很難,太普通沒有焦點的話會很沉悶,所以大家往往讀到的新聞,想讀只不過是因為他是誰誰誰,做過特別的事。而且,訪談期間提問和誘導對方說更多的想法是非常考驗提問者,因為要有足夠的信任才能將心裡的話說出來,尤其這次事件既敏感又難以啟齒。可見村上所花的心力真的不少,也令我感受到他的真誠。
-
Shipping
Share the details of your shipping policy.
-
Returns
Share the details of your return policy.
Image with text
Pair text with an image
Pair text with an image to focus on your chosen product, collection, or artist. Add details on availability, style, or even provide a review.
Image with text
Pair text with an image to provide extra information about your brand or collections.